1月16日,上海一辆公交车进站时,与左侧一出租车变道进站载客碰擦,公交车急刹,一名女乘客被甩出2米远,重摔在地,车内二名乘客受伤。18日,浦东巴士发布消息,其中一名38岁女乘客伤势较重,经抢救,于1月17日不治身亡。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受害女士是从高处跌倒,磕到了公交车台阶上的锋利直角而不幸遇难的。公交车急刹车是无法避免,且可能随时发生在任一一辆公交车上的常见状况。不能要求公交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不刹车,直接往上怼吧、 很多时候人的本能反应也是急刹车。
我查了下公交的车速限制,市区最高三十公里虽然基本跑不到这么高速度,但每小时十几公里的速度应该还是有的,假如乘客乘靠不牢固就极易出现摔倒的情况。所以乘车还是要注意安全啊,突发的意外都是没办法预测到的,不知道这个意外事故责任应该怎么划分?
有人问女乘客为何不等车停稳再离开座位?有过被公交司机催过的经历,你就知道了,“下车的乘客提前准备好,不要让一车人等你” 如果乘客抓住把手,也许不会甩出去;如果公交司机进站开慢点,也不会甩两米; 我坐过北京郊区末班公交车,路上没车,司机放飞自我,那速度真是开飞机那(个别)。
不是黑,反正我在上海是不敢跟着出租车和公交车的。这里相当.一部分的出租车和公交车比较狂野。跟着的话,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变道了。尤其是出租车。变道常常转向灯都不打的,让你措手不及。
上海的快节奏,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公交车靠站开门前,默认为所有要在本站下车的人都已经自觉在门口站好了,只等一开门就能在一瞬间迅速下车,老弱病残孕在下车的一霎那都需要身手敏捷,为这个城市的高效率贡献力量。这个流程在上海已经是个共识,似乎人人应该如此,连报站广播都会提醒你下一站是哪里,下车的要提前做好准备。
但是这种快节奏,高效率下的共识本身是隐藏着危险的,就是所有要下车的人都要在车还在开动的时候就要挪到门口。常常需要边抓着扶手努力寻找平衡,边移动脚步,如果手里还提着东西,还需要单手扶东西找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汽车行驶不稳就很容易出意外。
关于公交、出租车野蛮驾驶,相信全国不在少数,我曾经看到过公交车开到前轮离地起飞的,说到底不是自己的车,出事了有公司担着,对自己影响不大。 大家坐公交的时候还是坐稳扶好吧,带着小孩更应该注意。
公交车司机开车只是一份工作,后面有公交公司来承担法律责任,公交公司买了保险,有保险公司兜底。 只要公交车司机不是故意开着车带着一车人自杀涉嫌刑事犯罪,大部分车内和车外的事故的责任最后都不会到司机头上。 所以就等于横在司机前面还有两个责任主体:公司和保险。
交通工具,无论是公路交通还是轨道交通,都无法避免紧急时候的急刹车。 而公共交通也无法避免乘客站立。 所以根本上,公交车内部需要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排除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