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赛道融资被质疑有水分 谈泡沫为时过早

来源:重庆商报 发布:2021-07-27 16:21:31
近年来,咖啡赛道逐渐升温,一方面源于互联网咖啡的兴起,加速了咖啡成为大众饮品,另一方面源于资本对于这一拥有广阔前景的消费品类的青睐,融资频率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20笔咖啡领域的投资。咖啡赛道频频融资是否存在“水分”?有人不禁要问,市场红利期还有多久呢?

咖啡品牌融资是否有“水分”?

近日,新锐咖啡连锁品牌M Stand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超5亿元,投后估值约40亿元。而在此之前,今年1月份,M Stand完成了超1亿元的A轮融资,当时仅有10家门,平均每家门店估值达到了7000万元。不只是M Stand,精品咖啡品牌Seesaw也于不久前完成了A+轮过亿元融资,由喜茶领投、老股东弘毅百福跟投。

据了解,除了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品牌跨界入局,还有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饮品牌纷纷推出咖啡产品。今年以来,这一趋势并没有减缓,反而涌现出更多融资,以及更高的估值。公开资料显示,近期获得融资的M Stand单价通常在30元以上,以咖啡日常+下午茶+晚间三种场景拓展产品线,强调“创意”,目前有鲜椰冰咖、燕麦曲奇拿铁、水泥芝士蛋糕等热门产品。此外,在装修风格上,M Stand强调千店千面。

从近期完成融资的M Stand、Seesaw来看,融资额均过亿元,其中M Stand估值更是近40亿元。在创造这一纪录前,M Stand曾达到单店估值7000万元,也创下业内新高。越来越高的融资额,以及让外界惊讶的单店估值,是否存在“水分”呢?

中国咖啡市场

谈泡沫为时过早

从市场潜力来看,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2019年,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逐年上升,到2019年,人均咖啡消费量为7.2杯,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远高于世界2%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2171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从目前来看,中国咖啡消费仍然处于快速扩容期,消费裂变为超高端、高端、中端、中低端、低端,可以容纳更多的品牌进入。处于这一阶段,正好是资本加码、品牌快速扩张的红利期,谈泡沫为时过早。至少到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才会进入品牌固化期。”

朱丹蓬指出,尽管有为数众多的本土咖啡品牌受到资本青睐,但要诞生下一个“瑞幸”可能性并不高。从规模来看,星巴克、瑞幸咖啡已经布局了数千家门店,并且通过模式创新已经解决了消费者的大部分痛点。在头部品牌已经形成品牌护城河的前提下,后来者要获得细分市场的知名度不难,但要达到全国性的规模和影响力较难。(记者 唐小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