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隔层纸,决策执行隔座山。”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实中,一些隔靴搔痒的假调研、浅调研却让人打心眼儿里反感。我们不妨给这样的“调研”画画像:
作秀式调研——层层陪同、前呼后拥,高高在上、打着官腔,把深入基层一线变成个人表演;
盆景式调研——心里不揣问题、口中不问实际,只走“规定路线”,凡事“客随主便”;
蜻蜓点水式调研——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摸不清实际情况、听不见群众诉求。
诸如此类“身到心不到”的调查研究,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作祟,不知道耽误了多少重要问题的发现、解决,影响了多少重要工作的推进、落实。
什么才是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
基层一线是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前沿。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近的远的都去,好的差的都看,表扬和批评都听,才能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几十年如一日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察民情、访民意,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诠释了调查研究怎样才能既“身入”更“心到”。
做到既“身入”更“心到”,就要带着感情、带着温度下去。调查研究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党心,一头牵着民心。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上患上了“感情缺失症”,习惯用“键对键”代替“面对面”。殊不知,“面对面”才能“心贴心”,才能体会到群众的冷暖甘苦,换来老百姓掏心窝子的知心话。1984年3月,他骑车下乡调研,看到正定县北贾村小学,没有一间房子不露天,没有一扇窗户有玻璃,没有一根梁不用棍子顶着。他严肃批评了公社领导,并要求全县关心教育,每个村庄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种深厚的为民情怀仍然令人动容。
做到既“身入”更“心到”,就要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下去。调查研究是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是一个服务群众的过程,不是为了调研而调研。为什么个别党员干部热衷于假调研、浅调研?实际上还是因为心里没有责任、懒得思考问题。1961年5月3日至6日,来到我省武安县伯延公社蹲点调查,解决食堂、社队体制以及农业生产问题。四天实地调研,在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他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推动问题解决,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用心用情开展调查研究,既“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就一定能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锤炼求真务实、贴近群众的优良作风,更好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康乾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