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远交近攻的意思是什么?远交近攻出自什么地方?

来源: 发布:2022-12-27 16:49:02

远交近攻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听过,远交近攻,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在战国时期采取的外交策略。后来也指为人处事的一种手段。远交近攻出自《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意思是,大王应该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联合起来去进攻近距离的国家,这样的话得到的一寸或是一尺土地就都是大王你的。那么,远交近攻是谁提出的?远交近攻讲的是什么?为什么秦始皇要远交近攻?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远征伐齐。这时,范睢向秦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阻止了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远离秦国,攻打齐国时,其军队将经过韩和魏,兵力较少,难以取胜;如果你派更多的军队,即使是胜利了,你也不能占领齐国的土地。最好先攻击邻国韩和魏,然后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40多年后,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的方针,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远交近攻,是秦朝范雎在秦昭王提出来的,后来被采纳了。可以说,远交近攻是我国古代最成功的一种计谋,秦国也利用这一策略拿得了世界。但这一招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连横”。这就是合纵的对抗性战略。两个和在一起就是著名的“合纵连横”这个说法并不是范雎首次提出的,早在春秋时期,其他国家就开始实施这一战略。秦国在秦孝公时间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那么远交近攻的原理是什么,它的细节很多人都知道为什么只有秦国实现了成功?

远交近攻是先攻打一块,并不和另一个国家接壤色的领地,那这个领土为什么这么做吗?首先,占领了这些领地,可以获得里面的人力。如果不顺利,而战国时期往往采用“杀戮”的方法。减少对方国家的人口,会拖垮对方国家。也震惊了其他想救援的友邦,就像围棋里的合子一样,逐渐蚕食。

首先,应该先吞并想摧毁的国家的不太重要的领土,同时又和自己国家不接壤。这样很多国家都不会激烈抵抗,而在连横后才会发现自己被包围了,只能投降或者拼个你死我活。如果距离太远,就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给对方下点迷幻药(战国时期这种人很多)来欺骗对手。一旦找到合适的盟友,就可以把领土带给连横,这对这些国家来说是灾难。这就是远交近攻的精髓。

当时,郑国是第一个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他与遥远的国家结盟,无论大小,只要它们愿意结成联盟。有了这些盟友,主动与周边小国周旋,先后消灭了宋、魏、郑国也是五霸之后的另一个小恶霸。就连齐国家也主动与郑国结盟,鲁国也与郑国成为朋友,可以说当时其他郑国实力雄厚。都是连横的功劳。当他在秦孝公时,他联合了齐和楚国这两支强大的力量,摧毁了魏国。最后,秦国只需要几块偏远的领土,而齐楚两国为了争夺战利品闹得不可开交,所以秦国则是本场战役最大赢家,可见秦孝公的手段要比郑国高明了很多!

秦国也不是范雎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而是魏冉向秦昭王提出,只不过魏冉的连横是残暴的。当时,秦国灭了楚国和魏国,齐国只剩下一口气。而魏冉提出要和齐国和秦一起称王,这样秦国就可以更好的消灭邻近的国家,齐国肯定不愿意。事实上,这一切都是魏冉自己的私心。魏冉剿灭齐国,但是距离又太远有很多障碍,而当时赵国还是勉强能和秦国较量一下,于是秦国结合燕国就把齐国灭了。

赵国被狠狠的震慑了,并且赵氏家族也没有什么人才,国内更没什么优秀的人物,最后赵国被白起打的有多惨!当时,秦昭王已经知道魏冉的想法。虽然他希望秦国统一,但他仍然有自己的私欲。偏偏范雎的远交近攻思想是改良版的,赢得了秦昭王的信任,更何况当时秦昭王继位不久,他想用新政策治国,而不是魏冉和太后说什么他就照做。没多久,范雎就当上了宰相,他的计谋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于是秦国先后灭了十几个国家。但是当时国内的将领太厉害了,有好的计谋,也能走得这么顺利。

远交近攻秦始皇.

其实现代国家也有很多这样的策略。其实这个策略更多的是一个政策,就是画一个大方向。具体实施要看自己的操作。秦王还利用范雎来扳倒魏冉,所以他提出任何东西只要不是太离谱。秦王就可以接受了,范提议加强连横的改良版,所以秦昭王很器重他,这也是一个政治诡计。因此范雎这时候提出的策略才会得到重用,很是恰到好处。

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人结成联盟,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把敌人一分为二。在消灭了近邻之后,“遥远”的国家就成了新的攻击目标。“远交”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通过树敌太多来采用的外交诱骗。

远交近攻是谁提出的?远交近攻讲的是什么?为什么秦始皇要远交近攻?大家了解了吗。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