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讯:中国医联体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3

来源:互联网 发布:2023-06-15 17:36:05

事实上,医联体模式的推进,不仅有利于各级医疗机构将分级诊疗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也在药品集采大环境下为产品未中选企业破局提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医联体建设落地全国各地的实施情况来看,以城市医疗集团为代表的紧密型医联体,已成为目前最有效的医联体模式。

2020年7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官网公开发布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医疗联合体建设作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在全国118个城市、567个县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

中国医联体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3


(资料图)

2022年,我国互联网诊疗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7倍,部分第三方平台互联网诊疗咨询量增长20多倍。我国医联体建设已经全面推开,所有三级医院均参加医联体建设,从地方政府到医院再到企业,呈现出多方掘金互联网医疗蓝海的局面,我国的医联体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900多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了所有的地级市,5500多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可以提供线上服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鉴于中国庞大的医疗市场,未来医联体行业发展前景可观,目前三位一体评级已经完成,四级电子病历仍为三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硬性要求。数据显示,未来新院区/新建医院信息化投入约在2000-8000万元,我国数字医疗服务商有8家平台获得了融资。据估算,“十四五”期间医疗资源扩容相当于新建1230个三级医院,弱单体医院信息化建设按照4000万计算,估算可能带来的医疗信息化市场为492亿元。

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紧密型医联体将成为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模式。《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探索建立包括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对于医联体改革探索的热潮。实际上,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未来我国将会进一步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的网格化布局管理。医联体行业建设的发展,能够建立起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以及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医联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预期目标。简而言之,医联体就是由不同级别、类别的医疗机构,通过纵向或横向医疗资源整合所形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

医联体是以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为原则,按照网络化,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级别,然后组建成一个联合体。在联合体内,形成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链条的连续化的医疗服务。这就是医联体最重要的作用,也与分诊医疗要实现的格局和目的的并行是不悖的,所以说医联体是实现分级诊诊疗的重要路径。

医联体通过整合医疗资源,让资源与技术“多跑”,让患者少跑,对推进分级诊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医联体的建设,国家明确指出以要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以设区的地市和县域为单位,将服务区域按照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个医疗集团或者医共体负责。同时,有针对性地主动指导专科联盟建设,完善省-地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动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联体。随着分级诊疗的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日趋成熟,患者就医流向不断趋于合理,双向转诊成效正在逐渐显现,区域医疗资源实现共享,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医联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