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讯:明天“八一”,我们采访了驻崇空军部队一支特殊的队伍

来源:新闻晨报 发布:2022-08-02 05:39:26

马上是“八一”建军节,今年我们一起走进驻崇明空军部队,来听听他们的故事。自3月初开始到现在,该部队一直采取全封闭式管理,部队日常所需的物资从唯一“开放”的“小东门”进出,为了保障物资的安全到位,一支12人组成的物资分发队,一直坚守“小东门”,留下他们奋战的身影。


(相关资料图)

“要从何说起,那就先谈谈记者自己的体验”

和战士们见面,是在7月下旬的一天。按照防疫要求,记者不能进入部队营地,采访只能在“小东门”门口进行。早上8点半,记者到达“小东门”,门口堆放着不少物资,茄子、芹菜、桃子……当天早上“到货”的多是蔬菜水果类食品,大家正齐心将食品抬到运货车上。一位队员告诉记者,从清晨6点多物资到达后,大家就一直在忙,3吨的物资,预计要耗费近一上午的时间。虽说是见面,但其实互相都是只闻其声。为了保障绝对安全,与外部物资接触的队员们必须每天做好三级防护。同样的,记者也要穿上防护服。当天温度还未达到高温线,但在露天环境下,记者的采访尚未过半,衣衫已经湿透。而此时,战士们已经一刻不停工作了几个小时,闷热程度可想而知。“半截长出来的手套里都灌满了汗水。”说起同志们到底有多热,分发队的一位负责人曾有这样的形容。他告诉记者,近期,冰块是战士们一天工作的必备品。

“多是食品、生活必需品等,但他们还搬过洗衣机和煤气罐”

卸货、称重、分装、搬运,分送、物资分发队的每一天都在“小东门”度过。大门内外部之间100米左右的距离,是他们要跨越的“鸿沟”。一开始,队里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借助,全靠战士们双手抬、双肩扛。“搬过最重的单件物品应该是洗衣机。”一位队员告诉记者。因为即将有一栋新楼投入使用,之前,部队采购了多台洗衣机。可以把人塞进去的大功率洗衣机,需要3、4个战士合力才能搬起。

比起“重量级”单件,更“磨人”的其实是“小而多”。比如说搬没有多重的桶装水,猫在一处来回几十遍的上下,不少队员都会感觉腰酸难忍。入夏后,队员们在防护服里统一穿起了短袖体能训练服,“实际上,分发的任务体能消耗比平时训练要大。”煤气罐、药品、文印耗材……大大小小的物品从他们手中一点点送到部队营地,自3月成立以来,分发队每天平均要转运5吨左右的物资。

“搬搬抬抬之外,他们还要帮物资做核酸”

人做核酸见过,给食品做核酸,你见过吗?记者在“小东门”就见识了一次。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队员们在卸货后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给物资做核酸。一位队员现场向记者做起了演示:只见他随机选择了一袋蔬菜,拿出采样拭子,深入到蔬菜内部,在茎秆上反复擦拭了几下,然后把拭子放入采样管内。“给食物做核酸的用品,和给人的采样使用的是完全一样的。”而采样方式也是通过表面涂抹采集,之后,再对采样管进行编号,填写好相关信息送检。

核酸结束后,食物们就要开始“消杀之旅”,所有物资被分送至各处前都需要经历三次消杀,每次消杀完成后还要静置30分钟,为了避免中间空档期没着没落,大家已经熟练掌握了一定的节奏。“一般我们都是先处理肉类,然后再蔬菜循序渐进。”

“封闭在更小的空间里生活,他们是一道屏障”

淋过大雨,被太阳暴晒,看过凌晨4点的日出,被深夜的蚊子咬……队伍的故事绕不开战士们的付出和辛劳。这里的队员都是营地中选派过来的“兼职”,和后方相比,这里的生活被“关”得更紧。实际上,除了临时改建的集体宿舍和与之距离不远的“小东门”,大家没有其他的活动空间。可每当队伍需要轮替时,战士们都自愿站出来,加入其中。“解放军不怕苦不怕累”,就像战士们的宣言一样,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个堆满物资后略显窄小的“小东门”是后方一天都离不得的保障,搬搬抬抬虽辛苦,虽枯燥,却是年轻的队员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实守护着后方。

“我们希望成为一道屏障,将病毒隔离,变成一份安心,将保障送达。保卫家园,这是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八一”,致敬,向最可爱的人!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