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青春片诞生记|专访《表白吧!在毕业前》导演宋晓文|全球今亮点

来源:烹小鲜 发布:2023-06-22 02:53:12

当六月的风吹起,又将有一群穿着学士服对镜头微笑的年轻人挥手告别一段青春。离别之际“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萦绕着许多人。

在电影《表白吧!在毕业前》的结尾,男主王新远在一众师生面前对这个问题作出响亮而真挚的回答。


(资料图)

看着这个大学生完成毕业典礼,似乎也弥补了自己青春时某些的遗憾,青春片的独特之处或许正在于此。

宋晓文导演的青春爱情喜剧电影《表白吧!在毕业前》将于今天6月16日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讲述在校园隐藏自己特殊身份的大四男生王新远为混进毕业舞会向暗恋的女生表白而误入三天两夜的疯狂冒险的故事。

说到国产青春电影,人们的脑海里能闪现出不少熟悉的关键词,而“喜剧”却往往不在其中。

而电影《表白吧!在毕业前》则将青春的不安与探索打造为一场爆笑又刺激的喜剧,疯狂中流露出浪漫与感动,无厘头的夸张之下折射出毕业生内心细腻的情感变化,给观众带来别样的青春叙事体验。

本期导演帮(daoyanbangwx)专访导演宋晓文,分享她对喜剧类型电影的创作初衷,以及她从独立制片人转型做编导的心路历程。

青春迷茫碰上荒诞喜剧

电影《表白吧!在毕业前》富有动感的运镜方式、轻快的剪辑节奏与人物夸张化的表演风格都鲜明地体现出喜剧类型特征。

导演宋晓文表示自己很爱看埃德加·赖特、昆汀、科恩兄弟和周星驰等导演的喜剧电影,一直希望在成为编剧和导演后拍一部喜剧类型片。

借鉴吸收《热血警探》、《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等影片的手法,宋晓文和她的团队想尝试将我国的青春校园故事用喜剧的类型化语言表达出来。

在国内,喜剧类型尚较少被运用于校园青春题材的电影中。观众们更习惯在舒缓、唯美、伤感的叙事风格中感念青春的美好。

而《表白吧!在毕业前》则不走寻常路——表演系系草阿乐在操场上大秀腹肌,菁英社学姐姗姗路见不平就来个飞踢,男主王新远半夜跑到别人店里换上蜘蛛侠的服装,然后第二天给店长乖乖道歉......

本片不仅配角的举止诙谐,主角也毫无包袱感,既给人新鲜感,也呈现一种别样的真实:爱疯爱闹又无比认真的样子,不正是大多数人经历过的青春。

这部青春片洋溢着大学生身上中二又可爱的气质,不求四平八稳不出错,但愿试尽所想不后悔。

影片中主人公王新远对社交不自信,一直以来匿名帮同学们修电脑、写稿子,但担心同学们发现校园里大名鼎鼎的“顶级帮手”其实是个书呆子,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

宋晓文导演表示,王新远这个角色特别像上大学时不知如何自处的她。“我从小一直以好好学习为目标,刚进入大学时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不再把学习成绩当作唯一,还有社交等很多东西要去面对。”

这样的心路历程正是许多中国的大学生都经历过的。高中时期接受着让人循规蹈矩的教育,而后突然在大学校园窥见社会的复杂多样。

于是宋晓文导演从自己的成长体验中找到孕育中国式青春喜剧的土壤,在电影《表白吧!在毕业前》将中国语境下的青春迷茫与好莱坞式校园喜剧手法结合,给人们带来刺激而不失真实的观感。

影片中王新远等年轻人用力地维护自己的“人设”,而后逐渐认识到其中的荒诞。

宋晓文导演提到“上大学后我发现身边的人开始学起成人世界的圆滑世故。校园仿佛一个小社会,里面有很多规则需要你去适应,这让当时的自己觉得挺荒诞的。”在影片中宋晓文希望用喜剧的诙谐表达消解成长的焦虑。

《表白吧!在毕业前》是宋晓文执导的首部长片电影。回顾起这次尝试做类型创新,宋晓文表示她和团队都在摸石头过河,对于国内观众是否爱看喜剧类青春片心里是忐忑的。

“能行吗?”是宋晓文作为新人导演时常对自己提出的,巧妙的是这样的心境正与影片中几位在寻找自我定位的主人公相呼应。

或许这也是这部电影对类型化的追求没有停留在元素的堆砌,而能融入每个人物生命力的原因。

发现自我中遇见爱情

本片中因家境富裕而一起聚在FOF菁英社的成员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而男主王新远用导演的话来说“被这个特权阶层排除在外”,而作为FOF菁英社一员的女主常知秋则在“极力地挣脱这个圈子”,和王新远有着相通的身份认同危机。

面对菁英社社长几轮令人窒息的纠缠和逼迫,常知秋无论回避还是出击都精准到位,是一个富有魄力的女性角色。

导演宋晓文回忆道,创作中她逐渐发现最初根据类型化模式塑造出的女主不够丰满,功能性太强。于是她把自己在成为电影人的道路中体会过质疑和想主导自己人生的愿望反映在常知秋这个角色身上。

影片中常知秋一次次拒绝父母为她安排的安稳道路和“男友”给她贴上的乖乖女标签,一直坚定地想做自己,同时始终身处巨大的孤独之中。

舞会上王新远看着她不卑不亢的反抗姿态感到欣喜;而当常知秋望向王新远时,他当众发声的勇敢让她感到终于有了同伴而泪目。

本片中男女主形成相互启发的关系,导演宋晓文表示他们“共同帮助彼此找到自我”,是必然的双向奔赴。

片名中的“表白”既指向暗恋对象鼓起的勇气,也指在认清自己的内心后找到的坚定。因而故事结尾的温暖之处不仅在于男女主牵手了喜欢的人,还在于他们都成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除了主角,本片的每位配角个个都很有记忆点。导演宋晓文表示她理解片中每个人物“自信又自卑的心理”,菁英社社长等角色看起来幼稚却不让人讨厌。

谈到演员们动人的演绎,导演宋晓文回忆道自己会给演员“留作业”,而在后续的沟通中她则会吸收演员身上的闪光点,调整原先对角色的想象。她表示很感谢自己的演员用出色的演绎拓展了角色的纬度。

宋晓文导演和饰演王新远的曾柯琅在沟通后达成共识,“希望在这个荒诞不羁的世界中王新远的角色是落地的”,从而让观众能与这个主角共鸣。

在和齐小猛闹别扭的那场戏中,王新远说的每句狠话语气平静而绝望,大男孩心中充满不甘而即将自我放弃的心理被曾柯琅细腻地传递出来。在夸张戏谑之余,整部影片充满内省的精神。

至于饰演女主的柴烨,宋晓文导演表示“她在镜头前很有松弛感,我觉得这对于演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就会知道柴烨一笑起来多么有感染力。

宋晓文导演还分享道,最初选择柴烨出演女主时,曾听到一些男性朋友反映说这个常知秋的长相不是标准的校园故事女主的长相,而女性朋友则普遍表示很喜欢这样的女孩子。

“这也算是我作为女性导演的一个坚持吧。”国产青春片发展至今,其男女主的人设逐渐有了较为固化的模板。宋晓文导演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给予人物不一样的弧光。

《表白吧!在毕业前》在表演方面主打一个真情实感。宋晓文称一见演员卢勉达就感觉他演齐小猛特别对,因为他有“五岁小孩儿的心态”,对他表演的要求是保持好自己的纯真就可以了。

首映礼上卢勉达也动情地表示自己拍这部电影时“好神经质好开心”,把自己生活中隐藏的一面在电影中完全释放了出来,很过瘾。

在拍摄第一部电影时达成导演与演员的相互成就是很难得的。值得注意的是,本片的演员大多是首次出演电影作品的新人。宋晓文表示“我们选角时尽量找本身性格和经历跟角色接近的演员,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访谈中宋晓文导演说起自己的电影时非常谦虚,还带着几分害羞,但可以发现,打造这么多生动的角色除了选角的成功外,片场她对每位演员特质的保护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以真诚之心可以帮助新人演员自然而然地找准塑造人物的直觉。

拍电影如青春酸中带甜

在北京大学学习影视编导后,宋晓文前往美国进修,并在好莱坞为多部文艺作品担任独立制片人,曾被《综艺》杂志评为好莱坞年度十大制片人。

回国后转型做编剧和导演,完成一部院线电影的制作,对她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宋晓文导演回忆道,《表白吧!在毕业前》这部电影中她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落地时经历了很多坎坷。

“那时我在现场找到新灵感就会导致拍摄日程的更改”。作为经验丰富的制片人,宋晓文回看这个过程认为单纯地满足导演诉求而影响拍摄进度不一定是件好事。

在拍摄中一人兼顾导演与制片的身份让她感觉自己没有让项目做到最好的样子。换个纬度来看,也正由于综合了制片的视角,她在复盘第一部电影长片时便意识到作品整体完成度的重要性。

本片上映的另一大困难在于让别人接受这部电影中带有风险的尝试。毕竟此前国内将青春校园故事与喜剧相结合的电影不多。

宋晓文带着片子去找合作方时曾多次碰壁,被告知“这故事太欧美了观众不喜欢”。没有明星出演也为影片发行带来难度。所幸,电影最终顺利发行。

青年电影导演完成自己的表达往往是不易的。“我知道一般青年导演常见的成材之路是先拍一个富有作者性的低成本文艺作品,去参加电影节拿奖,很少看到第一次当导演就去拍商业类型电影的。这让我怀疑过自己走的是不是成为导演的正路。”

但想来想去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最想拍的就是类型片。埃德加•赖特导演曾说“做你想看的电影,而不是应该做的电影”。这句话一直鼓励宋晓文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第一部没做好就下一部继续!”

如同《表白吧!在毕业前》中的主人公,宋晓文在创作中尝试撕掉那些给人安全感而限制发展可能性的标签。坚持自己心中所想,是青春最动人之处,也是电影人最想成为的样子。

影片中王新远、齐小猛和阿乐三个大男孩一起仰身“哈哈哈”大笑的动作让人回忆起熟悉的喜剧味道,也展现出不羁而豁朗的青春姿态。

青春的轰轰烈烈不一定需要多么离奇的情节,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找到自己的真心,便是一件足以惊天动地的大事。

宋晓文导演提到青春片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类电影,一直以来受众面广,容易取得不错的票房回报。各大档期常少不了这类电影,或许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与对人生的反思都可集中反映在青春题材电影中。

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国产电影描绘青春的方式逐渐呈现出套路化的趋势,而青春片在精神内核上又是最需要拒绝固化思想的。

如何进行类型创新,或许是一两部电影难以回答好的,不过我们至少可以去寻找一个突破口。

宋晓文导演的首部电影虽亦有稚嫩之处,但处处洋溢着热诚与真挚,奔放中不失细腻。

挖掘那些深深影响一位创作者的生命体验,然后找到与之适配的类型化表达方式,或许可以帮助我国的青春题材电影探索出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END-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